8月28日,滴滴宣布与小鹏汽车合作,将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卖给小鹏,转而提供技术支持。这意味着滴滴代号为“达芬奇”的造车业务即将结束。
就在两周前,吉利控股集团发布了旗下全新汽车机器人品牌“极越”,百度也以战略合作方式退居二线,造车主导权由吉利掌控。
回首两年前的上海车展前夕,大半个互联网圈齐聚黄浦江畔还在挤破头抢着“上车”:以阿里、腾讯、百度为首,还有字节跳动,商汤科技、科大讯飞,京东等紧随其后。“他们在世博中心坐下来,准备探讨四个轮子上一些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的东西。”当时互联网人的说法是:“错过汽车,就等于那些年错过移动客户端。”
如今这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造车潮如湿了的柴火,只有余温。“尚有火花”的大多选择抱团取暖。放眼望去,只剩雷军还在坚持这个“压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”的“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”:他晒出“为小米汽车而战”的微博,疑似正在新疆参与新车的夏季测试。有报道称,小米汽车已经拿到造车资质,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,预计2024年可推出市场。
不过即使是雷军,也再无当年的豪迈:比起喊出“十年100亿美元”的豪情万丈,今年长达三小时的“成长”年度演讲中,关于这场盛大的造车梦,他只字未提。
这其中,原因错综复杂:或是因为中国新能源造车下半场越发“内卷”,价格战下竞争越发激烈资本逐渐无利可图;或是因为欧洲数次提高造车门槛,出口红利日渐消失;此外,造车技术门槛一再抬高,让只想来“分一杯羹”的互联网造车新手们措手不及。其他种种,不一一分析。
唯一肯定的是,曾经的互联网造车潮,如今空留幻梦一场。
抱团取暖
百度与吉利,滴滴与小鹏,这两组牵手普遍被业界认为是强强联合:大厂出软件,车企出硬件,各取所长远比单打独斗靠谱得多。
这样的抱团其实是必然结果。
一是造车资质问题。这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造车的一大槛。新势力如理想汽车、小鹏汽车、威马、零跑等都是通过收并购有生产资质企业来获得生产资质。
2017年7月1日开始,由于新造车公司骗补乱象频发,全国汽车产能严重过剩,生产资质基本处于停发状态。因此后来的互联网企业们必须找到一家有造车资质的车企合作“借壳”造车。
没有资格的只能提前退场。比如,李一男创办的自游家因为没能及时拿到生产资质,提前退场,向所有预付用户返还定金。 集度ROBO-01探月版在2022年亮相各大车展,却始终没有向工信部进行申报,
2022年初,工信部再次出台《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又对代工模式提出明确要求:无论是委托企业还是受托企业都必须具备生产资质才能代工生产。这要求互联网企业和车企双方都要“双资质”才可以延续之前的合作生产。
于是就诞生了如今大厂出技术+车企出硬件组合的模式:比如早前吉利与百度合资的集度中,百度方持股55%,吉利方持股45%。而今年双方联合打造的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,由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权担任执行董事,集度CEO夏一平担任总经理。该公司吉利方持股65%,百度方持股35%,意味着造车主动权交到了吉利手里。
二是,缺乏独立造车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们大多只想分一杯羹。抱团从一开始就是最好的捷径。
比如阿里,2020年刚下场时与上汽、浦东新区共同出资成立智己汽车。当时百度也想直接与车企合作,落地自动驾驶技术。同年滴滴与比亚迪联合推出首款网约车D1。在此之前,他们还计划与理想推出一款纯电MPV,不过后者最后与美团牵手。华为则选择与长安、宁德时代合作阿维塔,牵手塞力斯做问界。
一位业内人士曾透露:滴滴其实是不想亲自下场造车的,毕竟造车比做打车平台难多了。之所以最终选择亲自下场,是源于和车企合作的一波三折,让他们失去了信心。
不过随着市场改变,这样的抱团取暖很多也再无下文。比如2022年智己汽车的A融融资中,已不见阿里踪影。
负重前行
从挤破头上车到集体抢着下车,互联网企业们前后差异的背后,是造车环境的翻天覆地。
时间拉回到2015年,这个被视为新势力“造车元年”的时间点:蔚小理三家于同年成立,这一年仅中央层面出台的主要的新能源汽车鼓励及引导政策就有20余项,涉及电池、充电桩、车船税等,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从生产制造到应用推广所涉及的所有领域。
赶上风头,“PPT造车”都能起飞:仅2017 年,头部四家新势力融资数额就达到 960 亿。以威马为例,成立两年后就共完成了A到D轮共计12次融资,百度、腾讯、红杉等为其输送了350亿元资金。2020年蔚小理三家均实现了在纽交所上市。谁都意识到,新能源造车是门好生意: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造车新势力浮出水面,巅峰时期数量超过500家。
即便2019年开始新能源车补贴标准平均退坡50%,互联网企业们依旧摩拳擦掌。很多分析认为,手握雄厚资本加技术优势,大厂造车确实是另一个风口。
然而,在造车这件事上,再多的钱都能烧完。公司成立两年后,何小鹏就曾表示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,现在自己造车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。具体到互联网企业,公告显示,2021年滴滴在造车业务的亏损为7.63亿,占滴滴年亏损额的1.5%;到2022年,亏损额变为了26.38亿,同比扩大了245%。而这还是建立在滴滴没有建厂造车,只是大规模研发的基础上。
另一方面,造车圈开始内卷:传统合资品牌开始大象转身,国际品牌们不断下场,自主品牌羽翼渐丰,产品迭代速度惊人。今年年初,特斯拉引领出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,车企们再度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:以头部新势力为例,2022年财报显示,小鹏汽车净亏损从2021年的48.63亿扩大至91.4亿、蔚来汽车全年净亏损145.59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37.7%,销量大好的理想亏损依然达到了20.32亿元。
曾经高高在上的外资大厂们,奥迪今年上半年全球纯电动车交付量仅为7.56万辆。奔驰因为EQ纯电动系列销售不佳,被爆其顺义工厂已经停止生产。他们开始回过头“反向抱团”:前不久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购买小鹏4.99%的A类普通股,总值约7亿美元,双方还就战略技术合作签订框架协议。双方将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,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。奥迪也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,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。作为规划的第一步,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,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。另外,吉利汽车公司、吉利控股及雷诺订立出资协议及合资企业协议,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。据了解,这家新公司将服务于全球市场,由中国汽车品牌承担技术输出角色。
“卷”不动,现在更出不来。8月17日,《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》(以下简称“新电池法”)正式生效。9月13日,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·冯德莱恩宣布,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。可以预见,过去几年的集中“出海潮”将不复盛况。
互联网企业的退场,也是造车圈这几年的写照。热闹之后,会剩下什么,很快就将揭晓答案。唯一的悬念是,雷军和小米造车将如何收场?
栏目主编:李吉 文字编辑:阚静雅
来源:作者:丁楠